柴山兼四郎(1889—1956)是日本茨城人,1912年5月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4期辎重兵科,1919年12月考入陆军大学校第34期,与小林浅三郎、中薗盛孝、冈田资、田中隆吉、根本博、花谷正、小林浅三郎、佐藤忠义、和知鹰二、安达二十三、中村明人等人同学,这一期毕业生最大的特点,就是没有一人被晋升陆军大将。
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,他们才有希望。哲学就是充当仰望星空,西方哲学史,乃是一幅浩瀚群星闪烁图。以泰勒斯“水是万物的本源”为开始,苏格拉底的“认识你自己”为人本主义转向,柏拉图的“理念”论开创求真之路,一直到康德掀起哲学史翻天覆地的变革,黑格尔实现了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为一身。
#秋天生活图鉴#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诞生,标志十九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达到了巅峰,对后来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存在主义,都产生不同程度的深远影响。而且,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具备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两种特征。
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,对中国哲学都是持着贬低的态度。如他在《法哲学原理》中说的:
“从本质上来讲,中国是没有历史的。它不断重复着王朝的覆灭更迭,其过程中整个国家没有任何进步。”
黑格尔认为中国文化虽然璀璨,哲学认知水平也是不高,哲学思考都是停留在表面现象,不够深入。黑格尔甚至认为,“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,在哪一个民族都找得到,可能还要好些”。儒家经典《论语》也没有多大价值。
黑格尔甚至说:
“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,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,那倒是更好的事。”
黑格尔认为,造成中国落后的原因,在于中国人内在精神的黑暗。古代中国是一片没有被人类精神照亮的土地。理性和自由的太阳还没有升起,人还没有摆脱原始的、自然的愚昧状态。“凡是属于精神的东西……都离它很远”。
黑格尔生活在1770-1831年,也就是中国清朝初年时期。他作为一位哲学家,评论中国“本质上没有历史”,也就是中国几千年来一贯实施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社会形态,沿袭封建王朝制度。
如果没有少数民族入侵,中国历史往往重复着农民起义、建国、朝廷腐败、农民起义、朝廷覆灭、建国历史的周期性循环。即使是少数民族入侵,也是取代一个朝廷,然后也遵循朝廷建立、朝廷腐败、朝廷灭亡的循环。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。因此,在黑格尔看来,中国历史就是事件的不断重复,没有出现任何实质性的变化。
黑格尔对中国哲学的贬低,也是由于对中国文献阅读是非常有限的。黑格尔对中国文化缺乏多方位、系统、全面地接触与了解,自然受着欧洲为中心的文化思维影响。中世纪的基督教,以欧洲为世界中心的欧洲中心论。
这样,黑格尔自然以欧洲中心论的观点描绘世界历史和世界哲学的走向。如黑格尔把世界历史文化描绘从古希腊开始,传播到东方世界就失落下去,在日耳曼失而复得,抵达到文明的巅峰。黑格尔这一种以欧洲为中心的文化模式,自然就把中国历史文化边缘化了。
实际上,黑格尔对中国历史文化看大,有偏执和误解。我们国家和文化,都是不断发展的。我们国家文化发源于夏商周,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繁荣,儒墨道法等诸子思想、宗法伦理等等文化思想,对后世影响都是影响甚大。秦汉时候,中华文化已经定型,愈合中华文化大一统。
在魏晋南北朝一直到唐朝中叶,庄园经济和门阀贵族政治的盛行,推动儒家、道家、玄学、佛学的发展。在明末到现在,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,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互相撞击过程中进入了现代转型期。
此外,我国古代还有指南针、造纸术、火药、印刷术这四大发明,乃是中国科技的进步。如果没有这四大发明,欧洲还停留在宗教神学愚昧的中世纪时代玩泥巴,谈不上大航海时代来临的工业革命,这一切是黑格尔没看到,也是一种傲慢与偏见。
对于黑格尔贬低中国文化的观点,我们应该持着“海纳百川”的态度,不必耿耿于怀,彰显大国包容大度的风采。
实际上,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没有进行深入研究,只是借助翻译后的作品,借此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评判。因此,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的否定、偏见和贬低,也是基于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,更是一种盲目无知。
我们与西方学者交流时候,应该持着理性和客观的态度,不应该盲目去接受。黑格尔对中国哲学没有建立完整体系的评判,也是不准确的。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本来不同,因此需要寻找正确的文明沟通桥梁。我们应该主动积极思考,对言论进行评判和自我审视2023年全国前10正规配资公司,保持文化自信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正确审自身的历史文化,认识中国文化的卓越性和价值。
发布于:天津市